(2015-2024)高考真题
1.(2024全国甲卷)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
2.(2024全国甲卷)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
3.(2024新高考Ⅰ卷)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4.(2024新高考Ⅰ卷)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
5.(2024新课标Ⅱ卷)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6.(2024新课标Ⅱ卷)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7.(2023全甲卷)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
8.(2023全甲卷)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
9.(2023全乙卷)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
10.(2023全乙卷)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
11.(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12.(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13.(2023年高考新课标II卷)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14.(2023年高考新课标II卷)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15.(2022全国甲卷)楚王不听,日:“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16.(2022全国甲卷)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日:“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17.(2022全国乙卷)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
18.(2022全国乙卷)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不室者,论而供秩焉。
19.(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20.(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21.(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22.(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23.(2021全国甲卷)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24.(2021全国甲卷)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25.(2021全国乙卷)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26.(2021全国乙卷)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27.(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8.(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化为忠。
29.(2021新高考全国Ⅱ卷)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30.(2021新高考全国Ⅱ卷)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31.(2020全国I卷)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32.(2020全国I卷)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33.(2020全国Ⅱ卷)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34.(2020全国Ⅱ卷)郭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35.(2020全国Ⅲ卷)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
36.(2020全国Ⅲ卷)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
37.(2020新高考全国I卷)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38.(2020新高考全国I卷)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39.(2020新高考全国Ⅱ卷)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
40.(2020新高考全国Ⅱ卷)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41.(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42.(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43.(2019高考全国Ⅱ卷)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44.(2019高考全国Ⅱ卷)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45.(2019高考全国Ⅲ卷)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46.(2019高考全国Ⅲ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47.(2018高考Ⅰ卷)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48.(2018高考Ⅰ卷)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49.(2018高考Ⅱ卷)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50.(2018高考Ⅱ卷)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51.(2018高考III卷)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52.(2018高考III卷)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53.(2017全国卷Ⅰ)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54.(2017全国卷Ⅰ)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55.(2017高考Ⅱ卷)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56.(2017高考Ⅱ卷)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57.(2017高考III卷)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58.(2017高考III卷)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岉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59.(2016全国卷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60.(2016全国卷Ⅰ)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61.(2016高考Ⅱ卷)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62.(2016高考Ⅱ卷)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63.(2016高考III卷)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
64.(2016高考III卷)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
65.(2015新课标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66.(2015新课标Ⅰ)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67.(2015新课标Ⅱ)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68.(2015新课标Ⅱ)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1.曹操让臧霸交出那两个人,臧霸说:“我之所以能够自立的原因,是因为不做这样的事情。”
2.我以前听信谗言,与令尊的关系不够深厚,因此辜负了你。
3.(我)希望能够独立带领一队,到兰干山南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要让匈奴专门针对贰师将军的部队。
4.李陵说:想得到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室,是愧对苏武而给这件事找借口。
5.我找你们好几年,你们躲着不见我,现在你们为什么来跟我儿子交往呢?
6.(秦国)退兵还师,不进犯魏国边境的原因,是看重段干木的操守,推崇魏文侯的重礼。
7.周尧卿悲伤地流着眼泪说:“过了这一次,即使想尽力,还可能吗?”
8.杨紘到了县里,就不再考察其他方面,只凭借所听到的情况举荐他。
9.这人如果返回晋国,一定会责罚对他无礼的人,那么曹国就是第一个了。
10.把黄金盛在壶里,用饭食装满,把玉璧放在上面,夜晚派人送给公子重耳。
11.我的群臣没有不对我有骄傲轻慢之意的,只有高赫没有失去君臣之间的礼节,因此把他放在前面。
12.请允许我大体说说一隅之见,先生您细察一下它是否真实(可信)。
13.请你稍微后退,让将士们得以展开战斗,我与各位骑马慢行观战,不是很愉快吗?
14.古人临阵出奇兵,攻击敌人意想不到之处,这是变化的方法吗?
15.楚王不听从,说:“我的事办好了!你还是闭嘴不言,等待我的好事吧。”
16.张仪知道楚国与齐国断了交,于是出来接见使者说:“从某地到某地,纵横六里。”
17.武王战胜了殷商,召见太公而问道“将如何对待他们的官员和民众呢”.
18.现在请让我寻找老弱而无人供养的人,孤苦而没有成家的人,评定后供给用度。
19.我国收成不好已经两年了,如今又要行军数千里去援助魏国,将怎么办呢?
20.如果燕国不能救援魏国,魏王就会屈己下人割让土地,以魏国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离开。
21.禹说:“吴汉可以,我屡次与他交谈,那人勇猛而有智谋,众将少有能赶得上的。
22.吴汉回来,责备他们说:“军队出征在外,官兵们用度不足,为什么多买田地房产呢?”
23.常常纵使游动骑兵抢劫掠夺,稍稍失利就撤退,来回游荡没有斗志。
24.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于玉帛,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
25.然而既然已经知道不可以这样,交由法律处理,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保存大的信用。
26.(这些规定)都由门下省督察,有依据法律应当处死而情理上有值得同情的,记下情况上报朝廷。
27.唐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
28.君主讨厌听人揭短,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成忠诚。
29.祖逖没有答复这封信,而听凭双方民间互相贸易,收取十倍的利润。
30.祖逖知道大功不能告成,情绪激动引发重病。
3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32.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33.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
34.郭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郭药师更为骄横。
35.朝臣家中有人得流行病,如果三人以上染病,即使本人未病,百日之内也不准入宫。
36.(王彪之)病重,皇帝派黄门侍郎探问病痛,赐钱三十万给他治病买药。
37.杨涟等起初不招认,随后担心不招认会被酷刑毙命,希望下至法司,得以稍稍缓死,日后再做谋划。
38.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
39.众多官吏一向偷安怠惰,海瑞以自己的行动加以纠正。有御史偶尔演戏奏乐,海瑞将要遵照太祖法规对他杖责。
40.市民停业悼念。灵柩经过江面,民众穿戴白衣帽两岸送行,洒酒祭奠而哭的人百里不绝。
41.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42.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
43.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
44.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45.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
46.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
47.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48.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49.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
50.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51.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严,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
52.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
53.(谢弘微)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侍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
54.而谢曜喜爱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
55.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
56.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
57.许将说:“这件事,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惭不能回答。
58.章惇担任宰相,和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岉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
59.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
60.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61.其中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安身。
62.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
63.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
64.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
65.我只知道我们君主可以统治中国,如果立异姓为帝,我就死去。
66.金人虽然不求索我,我应当与太子同行,求见两位敌帅当面责斥他们,也许万一可以成功。
67.皇上您发动军队,百姓容易生出咨嗟怨怒,皇上车驾巡游,恐怕很不合适。
68.我不能够肃清凶恶的叛逆,以至于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只能抱恨于黄泉,还能再说什么呢!
原文链接:http://www.xkw123.cn/2323/,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