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模板一:背景原因类
判断设问类型 | 宽泛性设问:背景、原因、因素、条件、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等 |
限定性设问:历史原因、主要原因等 | |
答题模板 | 一般可按照国内、国际方面,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思考 |
政治:可以从政治制度、政府政策、政治事件、民族关系等角度分析 | |
经济:可以从经济政策、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等角度去分析,或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去分析 | |
文化:可以从历史传统、文化政策、思想理论体系等角度去思考与分析 |
《2024高考历史非选择题》P96 T1
<腾远高考原创题> 材料 19世纪中后期,法国无产阶级的权利经常受到威胁,他们的一切正当愿望遭到断然否认,祖国的山河已经破碎,人们的希望已成泡影,面对这种情况,无产阶级认识到:夺取政权,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胜利完成自己的使命,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绝对的权利。这就是无产阶级为什么要用革命来回答一个昏庸腐败的政府的罪恶(发动普法战争、镇压工人运动)的原因。政府满以为可以调军队来镇压人民,但军队却不仅拒绝对人民开枪,而且还向人民伸出友爱之手,与人民站在一起。
——摘编自[法]维克多·布奈尔《巴黎公社公报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公社运动发生的背景。
【答案】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②法兰西第二帝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资产阶级政府的卖国行径和对工人运动的镇压,激化了社会矛盾;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④城市自治的传统。
【解析】
由材料“19 世纪中后期,法国无产阶级的权利经常受到威胁”并结合所学19 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的影响可知,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由材料“这就是无产阶级为什么要用革命来回答一个昏庸腐败的政府的罪恶(发动普法战争、镇压工人运动)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兰西第二帝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资产阶级政府的卖国行径和对工人运动的镇压,激化了社会矛盾;由材料“19 世纪中后期,无产阶级认识到:夺取政权,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胜利完成自己的使命,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绝对的权利”并结合所学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可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结合所学中世纪的西欧,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可知,城市自治的传统。
原文链接:http://www.xkw123.cn/4376/,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