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模板三:自拟论题类
设问分析 | 解读设问,判断题目所属类型。根据关键词句,明确自拟论题的指向 |
答题模板 | 拟定论题:挖掘材料,仔细阅读材料内容,最大限度提取材料信息,联系所学拟定论题 |
阐述论题:对拟定的论题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进行历史解释。需注意三点:
(1)选用的史实论据与论题必须构成逻辑关系 (2)重史实轻论证,切忌无史实依据的空谈 (3)阐述过程务必言简意赅,切忌过度解读 |
|
总结:对论据与史实进行总结,呼应论点,完善答题架构,亦可对主题进行升华、凸显学科素养 |
例题 <腾远高考原创题>《2024高考历史非选择题》P78 T2
材料 先秦时,汉族平民妇女着襦裙,上衣紧身窄瘦,下摆至腰节。汉代,襦成为汉族妇女最主要的上衣样式,相比前朝,上襦极短,衣长至腰间。魏晋时期的衣裳以宽博为尚,女装宽袖的形制别具一格,富有曲线变化。唐代妇女服饰在吸收西域乃至中亚胡服文化的基础上,顺应女性崇尚体态丰腴的审美特点,衣衫造型日趋宽大。在程朱理学影响下,宋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崇尚朴素,女子衣裳以“瘦、窄、长、奇” 为特点。而经历了辽夏金元少数民族政权下胡服的影响,明代的褙子依然采用了宋代的主要形制,其时盛行另一种穿在衫外的无领无袖的开襟马甲,这种半长上衣在清代又缩短了长度,而女子的上衣演变为立领斜襟,袖口又转为宽大。
——摘编自牛犁、崔荣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合文化”建构——以汉族民间衣裳的历史变迁与文化融合为例证》
围绕材料,任选一个或多个朝代的服饰特点,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参考示例】
论题:唐朝服饰特点是唐朝文明发达社会包容的重要体现。
阐述:政治上,唐朝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局面,政治开明,社会风气也较为开放;经济上,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日益繁荣,长安和洛阳成为物产繁富、商业发达的大都会,经济的发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了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女性开始崇尚体态丰腴,女子的衣裳也随之逐渐宽大化;此外,唐朝与周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民族交融不断加深,且唐都城长安还聚集了许多外国人,唐代服饰吸收少数民族服饰以及外国服饰的元素,顺应女性体态的特点,服装变得宽松舒适,之后随着民众对华美的追求又促使服饰等呈现出自由多样且高贵奢华的特点。
综上所述,唐代宽大的服饰特点是唐代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交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重要体现。
【解析】
第一步:解读设问,将长设问转化分解
第一层次: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朝代的服饰特点;
第二层次: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拟定论题;
第三层次:限定运用的知识范围,结合中国古代史(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进行论证。
第二步:拟定论题
根据唐代妇女服饰造型日趋宽大的特点,结合所学唐代社会包容开放→唐代服饰特点是唐代文明发达社会包容的重要体现。
第三步:阐述论题(运用多角度阐述)
“唐代服饰特点是唐代文明发达社会包容的重要体现”,重点围绕唐代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审美观念和民族融合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进行阐述。
原文链接:http://www.xkw123.cn/4384/,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