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模板二:比较异同类
设问分析 | 常见设问为求同型(共同之处)、求异型(根本区别、不同之处)、异同型等,重点是要明确比较对象、找准对比角度 |
答题模板 | 历史事件类:背景(时代、原因、条件、目的)、过程(阶级、人物、组织、措施、政策)、结果(结局、性质、功绩、局限性、影响)等 |
历史现象类: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积极作用、历史局限性等 | |
历史人物类:人物所处时代、阶级(阶层)、功绩、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 | |
政治制度类:实施的时代背景、目的、性质、内容、结果、影响及地位等 |
例题 <腾远高考原创题>《2024高考历史非选择题》P55 T1
材料一 美日贸易战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双方的贸易摩擦还停留在棉纺织品、玩具、钢铁这样的商品上,但随着日本产业转型的深入,已涉及半导体、汽车、通信设备等触及美国核心利益的产业。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日本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十分显著。同时,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并且借美国出现“小型轿车热”,推出了性能优良的小型汽车,迅速打开了美国的大门,并占有半数以上市场。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要求日本政府对其向美国的轿车出口实施自主限制,对日本的汽车出口挥动了贸易战的大棒,尽管日本答应了美国的诸多限制,如签订《广场协议》等,但直到1994年,美国对日本贸易赤字仍有60%是由汽车贸易造成。直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资产泡沫破裂,美国贸易逆差下降,双方的贸易关系才逐步改善。
——摘编自赵涛、刘挥主编《世界贸易战简史》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我国对外贸易基本处于顺差状态。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摩擦日益增多,贸易环境开始恶化,出口受到阻碍(美国、加拿大等国是主要发起反倾销的调查国)。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加速发展态势,以自由贸易区为主的各种区域贸易安排不断涌现。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多边贸易体系中获得了十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巨大利益……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将促进贸易收支平衡、扩大进口、推进外贸多元平衡增长作为政策重点加以推进,取得了积极效果。目前,中国已经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自贸协定,涵盖了中国近30%的进出口贸
易额。
——摘编自冯雷等《中国外贸发展方式战略转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①外贸发展原因不同:日本外贸发展依赖美国扶持;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独立自主;②应对摩擦解决方式不同:日本顺应美国限制诉求,签订《广场协议》;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制定正确外贸政策,发展自贸伙伴关系,积极应对危机;③产业结构不同:日本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中国推进外贸多元平衡增长,产业丰富。
【解析】
发展原因,由材料“日本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十分显著”并结合所学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可知,日本外贸发展依赖美国扶持,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独立自主;应对方式,由材料“里根……对日本的汽车出口挥动了贸易战的大棒……日本答应了美国的诸多限制,如签订《广场协议》”“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多边贸易体系中获得了十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巨大利益……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与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自贸协定”可知,日本顺应美国限制诉求,签订《广场协议》,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制定正确外贸政策,发展自贸伙伴关系,积极应对危机;由材料“美国对日本贸易赤字仍有60%是由汽车贸易造成”“我国政府开始将促进贸易收支平衡、扩大进口、推进外贸多元平衡增长作为政策重点加以推进”可知,日本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中国推进外贸多元平衡增长,产业丰富。
原文链接:http://www.xkw123.cn/4382/,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0